11月27日,中国巨石、重庆三磊、冀中新材分别发布调价函,其中中国巨石对公司全系列风电纱产品复价15%-20%,对热塑短切产品复价10%-15%,对短切毡产品复价300元/吨。11月28日,泰山玻纤、重庆国际复材、山东玻纤、四川威玻、长海股份、元源新材等玻璃纤维厂家陆续发布调价函,调价幅度为10%-20%,涉及的产品种类有:风电纱、热塑短切产品、直接纱、合股纱、短切毡等。
年内第二轮复价,底部信号再明确。
一方面近期玻纤出口退税由13%下降至9%,企业有成本传导动力,另一方面近期价格逐步松动,行业盈利有所回落,涨价动力强。类比3-5月份的复价的特征,预计此轮复价将较为全面且落实效果较好:
1.跌价阶段下游拿货意愿不强,库存偏低,提价后下游加快补库,出货率或显著提升;
2.提价将逐步扩散,预计后续其他厂家、其他品种均会逐步提价;
3.预计提价持续性较强。行业供需总体温和,矛盾逐步减轻。
去年以来,7大玻纤企业合计关停15条玻纤池窑产线,总计101万吨,占比约14%。考虑冷修、复产、新点火,预计明后年实际年均净新增产能在60万吨左右,增速8%,供需关系将总体温和。
行业盈利微薄状态难以长期持续,复价彰显行业良性竞争格局。
行业盈利仍微薄:根据上市玻纤公司的2024年三季报,龙头中国巨石24Q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.38%至5.72亿元,长海股份24Q3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3.83%至0.80亿元、但净利率也仅有11.82%,国际复材24Q3归母净利润出现0.62亿元的亏损,山东玻纤24Q3的归母净利润出现0.13亿元的亏损,可见整个行业盈利水平仍较微薄。
微薄盈利难以长期持续,复价彰显良性竞争格局:行业盈利微薄已持续一定时间,如山东玻纤已经连续5个季度亏损,我们认为这一情况难以持续。虽然从上文供需分析来看,行业复价缺乏坚实的基本面支撑,但我们认为在盈利微薄状态之下,企业对利润的诉求或促使行业的竞争更为良性,此次复价也避免了玻纤价格、盈利环比的进一步下滑。
玻纤行业长期成长性仍值得重视。
玻纤相较于其他复合材料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,长期看,性能继续进步,应用场景将继续打开,未来在光伏边框、绿色建材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通信、风电等领域成长空间仍然可期。展望2025年,玻纤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仍将延续,龙头企业已自主降低同质化产品的产销比例,有望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自证综合实力。(本文是根据研报纪要、海通建材研究等资料整理而成)
------
相关文章推荐: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---中国玻璃钢渔船发展风雨历程
面对新一轮环保革命 | Synolite新丽材低苯乙烯树脂为您保驾护航
剑在手,问天下谁是英雄!--FRP渔船制造 真空树脂导入成型 手糊成型工艺PK
无蜡垢更好用!玻璃钢专用脱模蜡——美国Stoner蜜蜡250脱模蜡,您值得拥有!
还在为车间气味、粉尘、废料处理等问题发愁吗?新型VPI硅胶真空成型工艺为您轻松搞定
几度风雨几度春秋,风霜雪雨搏激流——中国渔船玻璃钢化是必然发展趋势!
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