» 新闻中心
≡ 行业动态
玻璃钢渔船行业危机:恶性竞争与监管缺失恐致全行业崩盘
发布时间:2025-04-29
打印

       当前全球范围内,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,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,部分企业甚至喊出“争做卷王之王”的口号。近期,笔者走访多家玻璃钢渔船制造工厂,发现越来越多的老板感叹行业“内卷”加剧,价格战愈演愈烈。一些原本坚持使用合规材料的工厂也开始动摇,转而采购低价劣质的树脂和玻璃纤维,以降低成本参与竞争。这一趋势令人忧心忡忡——若放任不管,整个行业恐将面临毁灭性打击。  

 

玻璃钢渔船

 

       业内人士深知,中国玻璃钢渔船的发展可谓“命运多舛”。从早期因材料不过关、寿命短而陷入停滞,到“九五”科技攻关项目无疾而终,再到“十五”期间因重大质量事故导致政策扶持中断,玻璃钢渔船已历经“三起三落”一路磕磕绊绊。如今,尽管以“新型复合材料渔船”之名被纳入农业部“十四五”规划,行业似乎迎来转机,但现实却不容乐观。  


       当前,玻璃钢渔船制造乱象丛生:以次充好、偷工减料、监管缺位,恶性循环的趋势日益明显。有些厂子连玻璃钢是啥都没搞明白,就敢接单造船;还有的铁船厂摇身一变,直接改行造玻璃钢船,工艺、材料全凭感觉来。价格是便宜了,可船能用几年?渔民的安全谁来保证?有些工厂为了抢订单,连材料都敢偷工减料。劣质树脂、不合格玻璃纤维偷偷混进生产线,造出来的船看着差不多,可一到海上,碰上大风大浪,立马现原形!2024年粤西那场台风,粤西某渔港多少玻璃钢渔船断的断、裂的裂?渔民损失惨重,渔保协会都不想承保了!再这样搞下去,整个行业的口碑就彻底烂了,到时候谁还敢买玻璃钢渔船?而监管部门也对这一产品产生质疑。  

 

       监管困境同样突出:行政主管部门对玻璃钢材料缺乏专业认知,而具备技术资质的船级社又缺乏监管授权, 若此局面持续,玻璃钢渔船的口碑将彻底崩塌,行业恐重蹈上世纪深圳玻璃钢管道“爆管事件”的覆辙——一项本应利国利民的革命性产品,或因信任危机再度陷入绝境。  

 

       船厂老板们,别光顾着压价抢单了! 

       你今天省下的那点材料钱,明天可能就得赔上整个行业的信誉!  

       你今天糊弄出去的劣质船,明天可能就让渔民在海上遇险!  

       你今天为了抢市场降成本,明天可能整个行业都没饭吃了!

       船厂应坚守底线,摒弃短视行为,以渔民生命安全为重,严格选用合规材料、规范生产工艺。

 

       船东朋友们,也别光图便宜!  

       低价船看着划算,可万一出海出事,损失的可不止一条船的钱!  

       买船前多问问材料、工艺,找有经验、有口碑的厂子,别被低价忽悠了!

       船东朋友们需擦亮双眼,认清优劣,拒绝低价劣质渔船,选择有资质、有经验的厂家合作。

 

       监管部门,更得跟上! 

       现在的问题是,管的人不懂玻璃钢,懂玻璃钢的又没权管。再这样下去,劣质船只会越来越多。行业协会、质检部门得赶紧行动起来,该查的查,该罚的罚,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!主管部门应尽快提升专业能力,联合行业协会加强质量抽查,严厉打击违规生产,同时赋予船级社等技术机构监管权限,形成长效治理机制。  

 

玻璃钢渔船     -2

 

       玻璃钢渔船本来是个好东西,轻便、耐用、省油,可要是再这么乱下去,迟早被玩死!行业要活路,就得靠大家守住底线——船厂凭良心造船,船东擦亮眼选船,监管动真格管质量。否则,等渔民彻底失去信任,再想翻身就难了!

 

       玻璃钢渔船的存亡,关乎行业未来,更关乎千万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唯有全链条协同发力,方能避免这一“利在千秋”的产业走向覆灭!

 

       玻璃钢渔船作为渔业升级的关键载体, 当务之急是建立政府监管、行业自律、企业自觉的三重保障体系,让真正用心造好船的企业获得市场认可,让投机取巧者无处遁形。这既是对从业者良知的考验,更是对监管智慧的挑战——我们不能再让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产业,再次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。

(本文来源于“新型玻璃钢渔船”公众号,转载须经同意)

 

 --------------

联系方式

电话:020-39966201/18026298689(赖先生)

传真:020-39966209

邮箱:bohao6868@frpgd.com

公司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番禺节能科技园总部中心一号楼1104至1105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




 

打印
Tags:
欢迎光临广东博皓,很高兴为您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