» 新闻中心
≡ 行业动态
“水上巴士”--玻璃钢游艇在我国的发展历程
发布时间:2017-06-03
打印
游艇被形象地称为“水上巴士”,我国大陆是在70年代以后才开始制造水上行驶的游艇。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差,人们的消费水平不高,当时制作出来的游艇以公用型游艇较多,如供公园、人工湖及海边用的划桨艇、机动小艇和游览艇。后为适应旅游区的需要,逐渐建造客位较多的游艇,“水上巴士”也是在这段时间内发展起来的,这些都是用作旅游观光和交通的公用型游艇,私人游艇和家庭用豪华游艇很少,在当时基本上是没有生产。80 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发展,美国、日本、香港及台湾等游艇厂商开始与大陆的船艇制作厂合作,这才开始生产玻璃钢类型的私人游艇。
到了后来,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明朗,游艇企业通过来料加工,引进专家和先进技术,与外商合资以及外商独资办企业等形式,使得国内豪华游艇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在这期间先是根据欧美等的要求,采用国外进口的玻璃钢原材料和设备生产了有帆的游艇、钓鱼艇及家庭用私人游艇等,后来又逐渐发展到与国外合作,甚至自行设计建造较大的玻璃钢游艇乃至高级豪华游艇。
中国现有游艇制造厂260多家,到2003年底全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生产企业近30家,完成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,到了现在,全国的游艇生产企业已经有几百家。但是我们相比国外游艇企业还有相当的差距,玻璃钢游艇设计缺乏创新、工艺落后、游艇配套产业不完善、缺乏检验规范、游艇销售渠道不畅、工人素质低等许多问题。但是游艇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中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,相对发达国家,游艇制造成本会低很多。在整个制造业东移的大环境下,只要中国游艇企业抓住机遇,通过引进技术或者直接和国外优秀企业合资办厂的方式,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在世界游艇制造业得到很大的发展。